首页 >> 新闻中心 >>时代楷模 >> 拍摄于1903年的一张老照片引出来的感人故事
详细内容

拍摄于1903年的一张老照片引出来的感人故事

时间:2024-04-02     【转载】

刘耀勋烈士遗像

 走进浙江省武义县“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内,一副高挂着辛亥革命先驱刘耀勋烈士的遗像很是引人注目。照片中,刘耀勋身着一袭长白衣坐在椅子上,手摇一柄圆扇,眉清目秀,英俊而不失儒雅,左侧的架子上摆放着当时国人不多见的一只时钟,花瓶上插着鲜花。照片上方写着不知是学校还是同学写给刘耀勋的赞词:

刘君佐斋

金君肄三予

则丹山张凤檉

雅好山水遊

于癸卯科试寓大

刘耀勋烈士遗像历经坎坷

 现年60岁的“刘耀勋烈士陈列馆”馆长刘广兴说,这是刘耀勋烈士仅存的照片。这张照片原件只有两寸,虽然年代久远,但他把照片放大到宽1米x高1.7米,还很清晰。

 刘广兴介绍:“这张照片历经坎坷,多次险些消失。1907年,刘耀勋烈士领导的“丁未武义风潮”革命运动失败后,满清腐败政府对刘耀勋家宅进行抄家,刘耀勋烈士遗孀早作准备,把刘耀勋烈士的这张两寸照片折成对半缝进衣服里才得以幸存。之后刘耀勋遗孀把这张照片交给刘耀勋烈士的亲信、光复会成员李守初手上。1984年,我县开展文物普查时,时任县博物馆馆长的涂志刚到李守初家了解情况,李守初遗孀把李守初珍藏下来的这张刘耀勋的照片亲手交到涂志刚手上。2009年,刘广兴在刘耀勋的曾孙那里收集到这张经李守初、涂志刚之手保存下这张珍贵的刘耀勋烈士唯一一张照片。刘耀勋牺牲时41岁,留下一妻两女,他的兄弟就过继了一个儿子给他。这张拍摄于1903年的照片,一直被压在箱底,成为珍贵遗存。”

刘广兴在讲述刘耀勋烈士的事迹

 刘耀勋烈士生平

 说起刘耀勋烈士生平,刘广兴如数家珍介绍。刘耀勋(1866~1907),字佐斋,幼名三清(三春),同治五年七月十六日出生于武义县城善庆坊(刘宅巷)。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20岁补博士弟子员。28岁时,赴金华丽正书院(金华一中前身)就学,次年考试,取得一等第三名,被选拔为廪贡生。

 刘耀勋深慨满清腐败,政治不纲,有志于革命伟业。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秋瑾接替创办者徐锡麟,主持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刘耀勋专程赴绍兴面见秋瑾,加入光复会,得到秋瑾当面指教,民主革命思想渐趋成熟。刘耀勋奋自责励,热情地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投身革命活动。他在县城和白溪、履坦、下杨、黄坛等处设点联络革命志士,扩大革命队伍。

 当年四月,秋瑾骑马从金华到武义活动,授刘耀勋为参谋。五月初,刘耀勋为光复会党军武义督办。五月二十一日凌晨,刘耀勋率起义军300余人进军武义县城,不料,满清政府军有备在先,双方在双路亭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因仓促应战,武器落后,伤亡惨重,起义失败,清政府画像通缉刘耀勋。深知失败的后果要涉及周边,于是他前往绍兴禀报,不料在途径永康芝英的关卡中因雨伞有”刘三春”名字而识破被捕。解至武义县署后,知县钱宝镕坐堂审讯,沈棋山施严刑逼供,刘耀勋与之抗争,始终凛然不屈。五月二十二日,清兵将刘耀勋梱绑在囚轿及随从二人被押赴刑场,一路上刘耀勋向路两旁目送的乡亲们打招呼,并大声疾呼“打倒满清政府”、“我是革命党,不是九龙教”、“好汉不怕死,怕死非好汉”、“革命总是要流血的”、“再见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沿途百姓纷纷泪下,叹息不已。后来社会上流传一句民谚:“十八年前出个刘三春,十八年后出个邵李青”。清兵将刘耀勋押赴西门刑场,将两亲信一起绑杀,刽子手将刘耀勋下手一刀,砍下刘耀勋头颅,一股正气热血直冲天空。刘耀勋双膝跪着,身体仍然直立,正气凛然,可歌可泣。之后,刘耀勋头颅被刽子手悬挂在大南门之上。此次反清革命起义,因岁在丁未,史称“丁未武义风潮”。

 1912年夏,武义县署隆重举行刘耀勋追悼大会,武义县知事张梦魁宣读祭文,毓秀女校代表王爱蕙致悼词,慷慨陈词歌颂辛亥革命;浙江、金华、武义的各级官员,武义县士绅及各界代表,缙云、兰溪、永康等邻县代表纷纷送来挽联。会后,将刘耀勋及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其他二十多位英烈的遗骸迁至城南双路亭福建山麓,并在墓前建立“刘三春烈士祠”,1984年因征用烈士墓由武义县人民政府迁移于壶山西麓。

 刘耀勋能文能武,“驰马试剑之技无所不工”,而且能书善画,当时武义的寺庙、宗祠、凉亭、溪桥的匾额和对联很多是他题写的。如下杨石拱桥现留有他写的“安济桥”三个刚健有力的大字、白溪徐氏宗祠大门口与祠内戏台石柱的楹联,亦是其手笔。刘耀勋急公好义,为地方做出诸多的公益事业,参加革命前曾襄助修复熟溪桥、经理县育婴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义荒歉,知县委其前往绍兴采购粮米,以赈济饥民。耀勋放弃府试的机会,欣然应命,购米平粜,使民受惠。嗣后,创办县养正小学堂,任校长,并筹建南湖余庆桥。

下杨石拱桥现留有刘耀勋写的“安济桥”

 养正学校有记载的教员有: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的父亲千秋鉴、中共武义县首任支部书记李守初(时年17岁,同年加入光复组织)。1907年刘耀勋领导的“丁未武义风潮”革命运动失败后,家庭被抄,学校被封。该学校闲置几年后,后由绍兴籍女士王采惠(又名王爱惠,其父亲在武义经商)等在养正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武义县女子学校,之后改名熟溪小学。

 据南湖村时年89岁的村民何汉和老人说:“1942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武义时,我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通行炸掉了余庆桥的一个桥墩,多年后整座桥被大水冲垮,以后这些桥石被南湖生产队抬去搭桥二次利用”。2020年3月23日,刘广兴特地到南湖余庆桥遗址寻找遗迹,最终在离余庆桥遗址下游约300米的地方发现了几块余庆桥的石头构件。经何汉和老人和当时的村支书何汉才等确认正是他们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搭建通往湖后自然村的简易桥时抬来用的。目前,这几块珍贵的桥石被收藏在“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内。

余庆桥的石头构件

 发现武义籍辛亥革命先驱刘耀勋烈士的珍贵史料

 1964年出生于武义县熟溪街道溪南村的刘广兴,于2007年冬牵头并主持《武义西刘氏宗谱》的重修工作。因老的《刘氏宗谱》在“破四旧”时基本被烧掉了,相差资料一时无从查找。刘广兴等外出四处寻找可能留存的家谱,找了3天,终于在茭道镇一户人家里发现了9册老家谱(另遗失一册)。从这些家谱中刘广兴意外发现了武义籍辛亥革命先驱刘耀勋烈士的大量珍贵史料。这些史料包括刘耀勋殉国后,于民国初年由国民政府地方当局主持的一些纪念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的挽联等,在以前的史料中从未发现。

 刘广兴说,这套家谱能流传下来,还有一段故事。“破四旧”时,《刘氏宗谱》被堆到一起准备烧掉,当时的民兵连长是刘氏后人,便偷偷拿回了一套藏在家里。上世纪80年代,民兵连长去世后,他妻子清理老房子楼道时,觉得这套破书没什么用处,从窗户里扔了出去。正好被一个村民看到,捡去藏了起来,这套家谱才得以保存。

 发现后,刘广兴向当时的县文化局、档案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作了汇报。弥补珍贵的刘耀勋的材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金华晚报》、《金华日报》等媒体也先后刊登了刘耀勋烈士事迹的大幅文章和照片,引起社会各界的较大反响。

 筹建“刘耀勋烈士陈列馆”

 刘广兴虽也姓刘,但与刘耀勋烈士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在续编宗谱搜集资料中发现了大量刘耀勋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受感动之下,突发了“正道业绩不能忘怀,该作楷模启迪后人;缅怀革命英烈,誓愿鞠躬尽瘁”的设想。经刘广兴发动和联络,在2009年正式成立了以刘广兴、台湾武义同乡会会长章国锋为首的“刘耀勋烈士陈列馆筹建小组”,开展系列筹建工作。成员有俊林、添银、步好、忠富、忠心、尔昌、李芸、泓炜、兴其、广南、军武、松寿等。

 “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建设,一开始就得到了市县党政领导重视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金华市、武义县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等都对建馆计划作岀了相应的批复。旅台浙江同乡会理事长吴绍起、旅台武义同乡会理事长章国峰,武义旅台书法家徐旭阳等都以赠送书法文墨援助添劲。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秘书长吕国璋为陈列馆题字写匾。甚至连一位80多岁的老太都将摘茶叶得来的8000多元钱捐给了陈列馆,还有不少人愿意前来为建馆出力。刘广兴更是以身作则,动员家人和亲友捐款,70多岁的老母亲许维珍从赡养费中捐出了800元。众人拾柴火焰高,善举水昭日月明。在陈列馆建设过程中,共收到捐款捐物100余万元,用过的书桌等实物10多件。刘耀勋睡过花床是刘广兴从刘耀勋一个嫁到履坦镇中央湾村长女的后人捐献出来的。

刘耀勋烈士睡过的花床

 然而,事不经不知难。由民间自筹资金的陈列馆在建设过程中历经波折,这是刘广兴始料未及的。刘广兴说:2009年7月,为宣传刘耀勋的革命事迹和武义的光荣史,他将资料在当时的《武义日报》上刊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函要为其捐款捐遗物建陈列馆。他想这是一件大好事,并着手开始写报告跑部门,争取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很快得到了县政府的支持和文化部门《关于同意修建刘大道、刘耀勋陈列馆的批复意见》的批复,同意在武义县芳华园内建造。为了与刘耀勋年代和芳华园内的建筑相匹配,刘广兴特意跑到永康买回了一栋应姓古祠堂材料。可一开工,接到县国土部门发来通知说北岭隧道上面是塌陷区,在那里建造容易出问题,于是只好停工,改在了芳华园后山的红线区域内。该区域处在半山腰,从山脚上去只有狭窄的羊肠小道。“车子无法直接将太多的建筑材料运上山。这是大家辛苦筹措的血汗钱,光人力搬运就得花去不少。”刘广兴在征求林业部门领导的同意下,决定铲宽山路,以便运送材料。就在动工两天时,森林派出所要求立即停工,原因是被砍的几棵小树没有经过正常审批,破坏林地,违反了相关法律。工程又就此停工。

 次年年初,“刘耀勋烈士陈列馆筹备小组”又进行了一次择址,选定了熟溪街道熟溪经济合作社石龙岗的一个山腰地块上,在与街道、村委会、承包人商量一致并付了相关费用后陈列馆重新动工建设。可是施工了20多天,工程又受到一批当地人的无理阻碍。在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陈列馆建设再一次被迫停工。

 “这3次选址、3年筹建花费了大家不少金钱和心力,工程屡次停工,还造成了部分露天堆放的建设材料被偷。”刘广兴回忆说,加上面对不停来电打听陈列馆进展消息的各界热心人士,更令刘广兴感到左右为难,心里堵得慌,不吃不喝,整整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但刘广兴始终没有放弃,第四天,他又投入到了建设陈列馆的工作中。 

 2012年3月,筹备组骨干刘添银提议将馆建在他们承包的胡柚基地仓库里。2013年7月在当地村干部的同意下也得到股东尔昌、正兴的支持下,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后,陈列馆工程又重新启动。为建“刘耀勋烈士陈列馆”,不辜负海内外众多名人志士的关注和帮助,刘广兴还于2013年10月19日,驾车与尔昌、广南、泓炜等人,自己主动贴钱、贴力,历时两天,外出绍兴秋瑾故居纪念馆、湖州陈英士烈士故居纪念馆等处参观取经和收集有关资料等,为办好管好“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广兴原来办了个装修公司,年收入有20多万元。但他毅然扔下公司不管,5年“不务正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英烈资料,筹建“刘耀勋烈士陈列馆”的事务中。为此他还戒了烟,把省下的钱投入建馆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年奔走筹措,2014年清明节,“刘耀勋烈士陈列馆”终于在县城中盛路落成开馆,并一直免费供后人参观瞻仰。

“刘耀勋烈士陈列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

 “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占地千余平方米,围绕着刘耀勋烈士生前丰富多彩的人生轨迹布展,所藏以原始材料为主,生动展示了刘耀勋生平及历史功绩。同时也陈列着明代抗倭英雄刘大道和孙中山、秋瑾等烈士的革命事迹。展馆内,每一份历史记录,都勾画出了革命志士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每一张烈士遗像,都警醒鼓舞后人追忆历史,追思过往,不忘初心。年近九十的省委离休干部刘德昌参加了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送上2000元的捐款。刘广兴说,刘老已经不止一次为纪念馆筹资了,而且每一次捐助的数额都不算小。原浙江省新闻出版总局副局长涂飞炜参观了陈列馆后表示,非常高兴看到有人在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刘耀勋烈士陈列馆”虽地方偏僻,场馆简陋,设施落后,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部队官兵、中小学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至今累计已达数万人,起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革命文化宣传效果,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刘广兴本人也在阿里巴巴集团公益组织为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开展“寻找全国最美家乡人”活动,金华市由全国十大最有影响力之一的《金华日报》社进行海选评比,最终刘广兴以为英烈牵头创馆的感人事迹入围获奖。

 从2007年发现武义辛亥革命先驱刘耀勋烈士事迹,到三易其址、四度筹建、历时五载,于2014年建成“刘耀勋烈士陈列馆”,到现在为使陈列馆的教育价值得以发挥和传承,刘广兴仍然日夜奔波操劳,10多年来“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反而更多的是对烈士的崇敬。陈列馆建成至今,刘广兴一直对刘耀勋烈士的史料事迹进行补充,以更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使陈列馆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传承。

 就此文将成稿时,刘广兴与笔者联系:去年,他路过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对面的林村路口,发现采石亭门口上的两块石匾字体好眼熟,与刘耀勋为白溪徐氏宗祠柱子上写的一样,可断定这两块石匾由刘耀勋所写无疑。

采石亭上留有刘耀勋的字

 刘广兴当晚查了些资料发现该采石亭建于道光甲申(1824)年,该亭及旁边的经堂是刘耀勋天祖刘俦90岁去世后子孙为了守墓、祈祷诵经所建。采石亭两头能门,是当时武义县王宅、宣平等西乡村民通往永康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走累了歇息的场所。另据民国14年由缙云县同善社善长丁最星撰的《刘汉江先生行略》有“刘汉江经理创修采石亭、经堂、路道”的记载。据分析,刘汉江修亭、修经堂时与刘耀勋还是叔侄关系。之后,刘耀勋领导的史称“丁未武义风潮”暴动失败牺牲后,才过继刘耀勋名下。再看看两块石匾的石质,与刘耀勋创建南湖余庆桥的石质一样,距离也在一条路上的一公里,也就是说,修采石亭的年代应该在刘耀勋建造南湖余庆桥的时候(约光绪三十年)。(王东方 鄢东良 )


党建先锋
更多
分享:

主办单位:党建先锋网

客服电话:010-69960698 TEL:18610493210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20000290号|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11010802030821  电子邮箱:2838403369@qq.com

信息支持: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讯闻传媒.党建先锋网

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免 责 声 明

seo seo